搜索

陕西旅游集团-凯发k8国际官网

来源:陕西日报 日期:2017年03月06日 浏览量:16010

1515999080119559.png

旅游部长大会 行向辉 摄

1515999098117072.jpg

秦兵马俑

3.jpg

华山北峰雪景

4.jpg

长恨歌演出现场

5.jpg

太白山拜仙台 张辉 摄

“十二五”以来,陕西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要求,着力推进产品开发,着力加强品牌建设,着力提升服务质量,着力加强队伍建设,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主要指标,陕西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迈出了新步伐。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4.14亿人次,旅游业总收入1.07万亿元,分别比“十一五”期间增长了180%和226%。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由2010年的1.46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3.86亿人次,超出规划目标(3亿人次)29个百分点;旅游业总收入由2010年的98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005.8亿元,超出规划目标(2500亿元)20个百分点。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1%和25%。旅游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“十二五”全省旅游业发展迅速,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主要指标

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我省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,并出席旅游重要活动。省级领导考察、出访都把旅游推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。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旅游工作,出台了《陕西省关于突出重点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意见》、《陕西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一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件,建立了陕西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。省政府安排5亿元设立陕西旅游产业发展基金。

旅游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。旅游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。大幅增加了休闲度假、冬季旅游、儿童游乐等产品。观光与休闲度假产品比例由“十一五”的5:1增加到5:3.5。全省a级景区由2010年的101家增加到288家,其中5a级景区由3家增加到7家,4a级景区由24家增加到69家。全省建立了4个旅游商品研发基地,研发旅游商品1500余种,年销售收入600多亿元,我省选送的旅游商品连续3年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金、银、铜三项大奖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,收入达到740亿元,与2010年相比均实现翻番。星级饭店由2010年的353家增加到382家,其中五星级饭店由2010年的8家增加到17家。旅行社由2010年的614家增加到775家。陕旅集团、陕文投集团、曲文投集团、西旅集团等大型企业快速发展,形成了以景区建设、城市旅游文化区投资建设、大型文化演艺、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国内知名旅游产业开发集团,在调整全省旅游产业布局、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上发挥了引领作用。骏途网上线运行,帮助省内景区、酒店、旅行社等2200多家企业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。全省旅游企业由2010年的1600家增加到3000余家。

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。全省新建、改造景区旅游道路、步行道2000余公里,旅游厕所5000余座,停车场320余个,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咨询点830余个,新建自驾车营地10个。70%旅游干线和3a级以上景区实现标牌、标识标准化建设。高a级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。《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》和《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》为全国村镇旅游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范本,《陕西省实景演出服务规范》填补了实景演出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。旅游的通达性、便捷性和服务功能人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陕西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。突出抓好两个平台,一是通过举办“秦岭与黄河对话”,挖掘陕西文化内涵,提升陕西旅游的形象和影响力。已成功举办3次对话活动,影响力和传播面达到12亿人次;二是通过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,扩大旅游合作,推动旅游产业发展。已成功举办两届,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、24个国内省区市的政府机构、旅游企业参会,接待专业观众6400余人,公众8万人次。在国内外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促销160多场次。在脸谱、推特等境外知名社交媒体和人民网9个语种平台设立陕西旅游专页,“复活兵马俑”等内容在海外引起轰动。省旅游局政务网、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。“丝路使者号·新东方快车”开通,丝绸之路起点旅游集聚能力凸显。

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。坚持因地制宜、错位发展的原则,狠抓旅游示范县、文化旅游名镇、旅游村建设。打造了韩城、留坝、商南、凤县、石泉、礼泉等一批县域旅游目的地和照金、华阳、凤凰等一批文化旅游名镇。袁家村、马嵬驿、沙·沙河、东汤峪等模式成为行业典型,黄金周每天游客流量达到7-10万人。梁家河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典型。袁家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。我省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,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,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30家,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00家,省级旅游示范县17个,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0个,涌现出300名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。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47166.5万人次,年均增长30.3%;乡村旅游总收入500.8亿元,年均增长30.8%。

旅游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一是在稳增长方面,旅游成为拉动全省投资的重要增长点。“十二五”期间全省完成项目2100余个,完成投资1721.04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间分别增加69.5%,增长222%。招商引资项目656个,累计完成投资1689.54亿元。两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签约项目58个,总投资451.62亿元,完成投资23.4亿元。各级、各部门发展旅游投入财政资金31.5亿元。二是在调结构方面,旅游带动了住宿业、民航和铁路客运业、文化娱乐业、餐饮业和商业等相关行业转型发展。三是在惠民生方面,积极推动旅游扶贫。农家乐经营户达到2万户,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24万人,带动60万人脱贫。旅游示范县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。累计直接就业703万人。

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建设旅游强省迈出新步伐

刚刚过去的2016年,全省旅游行业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实施“2336”发展思路,旅游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,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增长,进一步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,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。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.49亿人次,同比增长16.45%;旅游总收入3813.43亿元,同比增长26.87%。

以全域旅游为抓手,“一把手”推动和融合发展已成新常态。站在“十三五”的崭新起点上,陕西提出推动“景点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转变,打造丝绸之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、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、黄河旅游带三大旅游高地,充分发挥陕西省旅游资源优势,把陕西建设成“一带一路”旅游核心区。各级党委、政府更加重视旅游工作,越来越多的市委书记、市长,县委书记、县长都把旅游抓在手上,倾力谋划和推动旅游业发展,产生了聚焦聚力旅游发展的效应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,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,多渠道促进“旅游 ”的多方联姻,通过全域旅游的实施,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,富民增收,为全域旅游添加了新的注脚,贡献了更多的陕西智慧。

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取得新进展。与文化相结合,开工建设或建成运营一批文化旅游项目,《长恨歌》实景演出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,《出师表》、《法门往事》、《延安记忆》、《12·12西安事变》、《延安·延安》、《阿良的长征》、《歌从陕北来》等精品演艺、影视剧目受到市场好评;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相结合,开展大荔、蓝田、榆阳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试点;与城镇化相结合,扎实推进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,2个镇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,新建18个旅游特色名镇;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,创建了3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;与体育相结合,实施照金、营盘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;与工业相结合,西安、宝鸡、咸阳、铜川等市开展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,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;与教育相结合,研学旅行快速发展,陕西历史博物馆入选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,杨凌农博园、兵马俑复制工厂等一批研学旅行点持续升温;与交通相结合,打造一批自驾游精品线路。旅游与林业、水利等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

以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,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、市场治理水平同步提升。省政府出台《关于促进旅游业投资与消费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》。太白山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西安城墙·碑林景区、乾陵景区创建5a通过国家资源评审,新增13个4a级旅游景区,全省高a级旅游景区达101个。推出乡村旅游“十百千”品牌,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(袁家村)乡村旅游高峰论坛,我省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各重点省份排名第二。连续4届取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,全省旅游商品销售收入603余亿元。新建了一批游客服务中心、停车场、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,建成11个自驾车·房车营地。开工建设旅游厕所1147座,其中新建945座,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。陕西骏途网西游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、太白山秦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。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启动运行,8家5a级、24家4a级旅游景区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,接入数量位居全国第一。

以深耕市场为基点,面向全球进一步打响陕西旅游品牌。成功举办东亚地方政府会议旅游峰会,发布的《西安共识》为打造东亚旅游圈明确了方向和路径。第三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42个国家和地区、26个国内省区市代表参会,开展商务洽谈4500余场,达成合作意向金额3.75亿元,成为契合政府需要、企业需要、社会需要的国际性合作平台,积极参与省委、省政府和外交部组织的“迈向世界的陕西”全球推介会。在央视投放的陕西旅游宣传广告同步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。陕西旅游英文网站全新上线。继续加大在脸书、推特等境外社交网站的推广力度。接待境外旅行商、媒体团12批次,组织欧美旅游作家来陕采风报道和“中美旅游年”千人游陕西活动。成功举办了四届“秦岭与黄河对话”活动,邀请文化、旅游、经济界名人及专家共话旅游与商贸融合发展的路径,活动在海内外的影响面达6.5亿人次。挖掘春节和元宵晚会陕西元素,开展“看春晚·游陕西”采风踩线和宣传活动。“重走长征路”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圆满落幕,中国革命精神标识进一步彰显。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成为全国春季最大旅游营销平台。在北京、香港建立陕西旅游展示营销中心。

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实现了管理体制和基础工作的新突破。发挥全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,研究解决“十三五”规划编制、市场整治和厕所建设等重大问题。发布全省旅游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明确未来五年全省旅游发展的目标、任务和举措。完成《陕西省红色旅游规划发展纲要(2016-2020年)》、《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行动纲要(2016-2020年)》、《汉江旅游发展规划(2016-2030年)》等编制工作。制定全省a级景区、旅游度假区、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计划。研究总结了8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,继续实施“百千万”人才培训工程。

以服务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,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。旅游成为全省投资的重要增长点,全省开工建设旅游项目720个,完成投资860余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3.49%、36.30%。2016年旅游业增加值及综合贡献率稳步提升。旅游成为全省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,以117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对象,通过“六个一批”模式扎实推进旅游扶贫。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旅游者1.7亿人次,旅游总收入210亿元。

更大力度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,谱写陕西旅游追赶超越新篇章

今年初,备受全省人民瞩目的全省两会召开。1月15日,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隆重开幕。旅游发展作为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,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:坚持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,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,推进资源整合、项目结合与产业融合,着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。积极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,加快推进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、圣地河谷金延安、乐华城二期等重大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建设,培育民宿旅游、体育健身、康体养生等旅游业态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区、文化产业基地和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。

近年来,陕西旅游从人文到山水,从景点到全域,从城市到乡村,开展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,留下了清晰的发展轨迹,实现着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大省的跨越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省将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,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国内一流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,2017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旅游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。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.5亿人次,城乡居民人均出游4.5次,旅游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,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.6%。以“旅游 ”和“全域旅游”为抓手,创新体制机制,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,不断做强陕西旅游品牌,为全省经济实现追赶超越做作出新贡献。


网站地图